西雅图茶叶节

去茶叶节的时候已经快下午了,不敢乱喝怕睡不着,就主打了探索乌龙茶(虽然最后还是没睡着,早知道再多试几杯了!)

去了三个铺子,两个台湾的(floating tea 全中文讲解, miro 英文讲解)和貌似是福建一带的茶师的铺子(貌似是茶文化艺术中心的老师)。

在 floating tea 试了在虾图 roast 的洞顶乌龙,在台湾 roast 的洞顶乌龙,洞顶大红袍, 阿里山高山乌龙。

在茶文化的铺子试了鸭屎香(凤凰单丛)和蜜香(凤凰单丛), 穿插了茉莉花茶和没有发酵过的生普洱。

在miro试了阿里山高山乌龙,鸭屎香,还有老茶龙眼乌龙(多次烘焙)。

乌龙茶谱系真是太博大精深让人眼花缭乱口齿生香了! 

对于台湾洞顶乌龙,我一直尝试学习略微摈去生茶的生味和烘焙过后的“焦香”去感受茶主体本身独特的味道,一直无果。 还是弱鸡的觉得越“焦香”的茶越香...

但是凤凰单丛谱系的茶们就很棒棒! 香味独特我一下就 get 了哈哈😄 但是感觉自己的味蕾好狭隘只能欣赏花茶似的。 

在茶文化的铺子有和摊主相熟来捧场的摊主朋友,妙人一个,喝着鸭屎香的时候默默念叨,若是这时候再来杯茅台才真是更美呢! 我搭话那是茶更美呢还是酒更美,她皱眉思考了好一会儿,耸肩说真的会都很好喝。 于是我下手了一包鸭屎香,只待茅台了 。 

miro 和 floating tea 虽说都是卖台湾乌龙的铺子,铺面正好相邻,但我放佛看到了中华小当家的黑暗料理和光明料理界的正面对决。 miro 是一个取茶用秤泡茶用秒表,卖着 fellow 的摩登西化(咖啡化)茶铺,zip bag 装的1oz 鸭屎香27$ 。 floating tea 是个主打随意,漠视陈规的出世之人,说泡茶不需要规定茶量和冲泡时间,泡茶是人和茶最亲近的时刻,怎么可以用外物呢! 要观察叶子的舒展状态和茶汤的颜色来找寻自己最适合的茶,那些用秒数计时的方式都太无聊了。 

miro 的茶主打特殊香气, floating tea 的茶主打口感余韵。两者其实都是香气,但是中文描述的喝茶,是喝的口感是否平,是否直,是宽,或窄。喝茶如禅修,感悟茶和自身。 miro的英文描述是更 flavor centric 的,有果味,有mineral notes,有flower notes。更关注舌尖上的的点滴。 在此我没有拉踩之意,两者的主张和不同点我觉得反而是相得益彰的。毕竟身心都愉悦了,才算是喝尽兴了嘛! 

(但是因为floating tea的姐姐聊的太投入,水温没有控制好,有几杯略微有些涩了,而miro的茶,杯杯都是温润可口。 所以,人多的时候可能还是用秒表比较好😄)

最后在 floating tea 入了一包阿里山上的大红袍,之前我最爱喝大红袍,武夷岩茶(唯一认识的茶)这款移植去了台湾的大红袍是神秘的小清新。口感相似又大不同,非常欢喜。 

感觉咖啡,茶,巧克力大小厂家都在一致性和多样性之间试图寻找平衡互相借鉴,很喜欢这种百家争鸣的感觉。 下次回国找几个漂亮盖碗回来配酒喝喝看!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