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城湖三天两夜流水账之二 - 在夏日的凉风里吃捡来的西瓜

SnowPeak Way in Utah - 2024 Summer

关于 SnowPeak Way

图源:官网上 23 年的航拍图

朋友刚入门露营的时候就被雪峰种草买了Alpha Breeze 4 人 tent,成为了青铜会员,拥有了报名 SnowPeak Way 的资格: 2个晚上 400$,一个营地 (一帐篷 + 一天幕),人数不限。唯一的限制就是必须搭雪峰自己的帐篷 (也可以提前预约租它们的帐篷)且官方是不允许带狗的(但是现场还是有人带了披着 serivce dog 外衣的不听话小可爱) 。今年有4场,分别在夏秋两季 WA, NY 和 UT 3个地方轮番举行。我们没成功抢到 WA的位置就就近选了 UT 的场子。

雪峰员工在做自我介绍

SnowPeak Way 是从 98 年它们公司就开始的传统,旨在拉近公司运营层员工和用户的距离,直接聆听用户的声音。 在 UT 营地遇到的基本上都是 Oregon 总部的员工,上至北美洲 CEO, CFO,下至财务,仓库 Supply Chain 的管理人员都来了(感觉也是他们各个部门的一次团建)。员工区的营地离客区的营地开车约5分钟的距离。客区场地有旱厕,可饮用的水源,配备雪峰经典款 IGT 系统的厨房区, 配备 Takibi Fire 的聚会区, 配备太阳能空调和 shave ice maker 的解暑空调帐 (贫穷限制了我的想象..野营还能有空调!)。每天晚上 7 点开始有俩小时 open bar (有清酒,啤酒,鸡尾酒和无酒精饮料的选择), 含两日的早餐 (咖啡/茶 + pastry) 。自己带午餐和晚餐的食材就可以了。


图中左侧是厨房区,右侧是价值1万刀的空调帐

盐城湖落脚

周四下午到,在机场租了车。开往废弃厂房改造的 evo hotel 入住, 车程约 15 分钟。旅店一楼有咖啡厅,岩馆 (bouldering project),雪具用品店,室内滑板等一系列设施。我们挑的是二楼的无窗 Rafter Rooms, 瞬间感觉回到纽约,房间除了一张床啥都放不下。身高超过 1米7 的朋友还是选别的户型比较好,我和 Emma 轮番撞头。这家店主打给户外运动人群短暂留宿用。房间小,但是设施新,有设计感。公共空间大。 床具非常的舒服,适合就是倒头就睡第二天起来就走的旅客。
唯一的诟病是没有固定的停车位,基本就是围着酒店所在的整个 block 路边停车,如果行李很多的话建议先 unload 在酒店门口再去停车。我们绕了两圈才找到蛮远的一个位置。

出发

第二天周五早起,去 Costco 买了个 cooler。装上了好吃的,挑了一个大西瓜准备上路。 还手推车的时候,忽然发现前方已经送还的推车里有一个大西瓜!我举目四眺, 并没有人在停车场里装卸,这是一个被忘记了的瓜!小伙伴们围过来,Emma 拍了拍瓜,闷闷的声音,说,应该不好吃,带着还挺麻烦的也吃不完就算了吧。 小伙伴不相信西瓜圣手 Emma 的判断,强行要求带走由观众鉴定!随后西瓜盲选试吃大赛就在营地如火如荼的举行了,并以此收获了无数路人缘。




到达

Sundance 山间美丽的云


UT 的 Snowpeak way 是和 Sundance Ski Resort 合作了。Sundance 把一片半山腰上的空地给了雪峰。但整体体验感觉和 Snowpeak 并没有事先商量好似的,到达时几乎没有任何指示牌。 一开始发放的导览 PDF 地址也给的只是整个 Sundance Resort 的坐标,而不是 Snowpeak check-in 的地方,我们反反复复在公路上下图索,还问了 3 个一头雾水的 Sundance 工作人员才找到位于停车场 C 的雪峰小帐篷签到。我们到达营地已经 4 点多了,现成一小半的场地已经满了。 每个营地都被分配了一位雪峰员工指导搭帐篷,虽然朋友们本来已经很熟练了,但也还是从经验丰富的雪峰员工身上习得了不少小窍门,特别受用。 




题外话

冬季是滑雪场,夏季是 mountain biking/hiking 的 resort 有很多项目,滑索呀,观光 lift 呀等等。本来是说到了以后人由 lift 带上去,行李由工作人员开车带上去。 但是想见证一下 Rivian 的爬坡功力我们就挤了进去。 上山坐的是 r3, 下山坐的 r1s 。Rivian 太让人上头了,在此就不赘述了。总而言之非常喜欢,马力非常的足,听雪峰员工说电池也非常的给力,内饰也美,内部空间也大。

后轮和后门之间的那块不规则形状的空间可以用来储物


Rivian 的内饰


雪峰和 Rivian 的合作款概念图

2021年的时候雪峰宣布和 Rivan 合作, 要做一款自带厨房的车。实在等不及想见实物了!


第一天

SnowPeak Way 的内容还蛮丰富的, 也全年龄段适宜! (虽然听说好像每年都一样)

第一天晚上7点左右开始的迎新会

周五晚上是围炉夜话欢迎会,现场大概有 15 个营地的人,50个人左右。 有 5 个 Takibi 篝火圈,大家自由的在篝火前坐下,吃着 smore's 和雪峰员工别的营地的人 mingle。  我们一行四人到的晚,想坐下的时候只剩一个已经做了一对情侣的 "桌"。还在纠结天啊为什么休假还要想着怎么开始 small talk 的我们没想到一点都没有尬聊就聊上了。相较于我们这边只是零散的拥有雪峰用品,对方是拥有雪峰全家桶的发烧友,当下就约好了第二天一起吃吃喝喝,去他家营地学习一下科学营地厨房 setup。帮我们来搭帐篷的雪峰员工 Ian 不知是喝多了还是有任务需求,一猛子扎进我们这个全讲国语的圈。但是依旧没有我想象中的尬聊,Ian 是一个热爱 back packing 和滑野雪的达人。他自己走完过 PCT trail。 现场一度变成粉丝和达人之前的 Q&A session,什么装备好,哪里好走,有哪些新手入门/进阶注意事项等等。第一个晚上就这样愉快的度过了。

我们戏称 SnowPeak Way 其实是种草拔草大会。 大家的营地一字铺开,一路走来每家都有什么设备一目了然。感兴趣的就聊上几句,顺便认识一些新朋友。 


路过的一个非常喜欢的营地

电镀

周六一天的活动满满当当的, 早上第一个 work shop 是电镀染色!
来到营地的时候每个人一份大礼包, 里面是一个 SnowPeak Way 的白 T-shirt, 一个 Titanium Spork 和 一个 Beer Cup。 Spork ( Spoon + Fork) 就是送给我们拿来电镀用的!(听说好像 Oregon 的旗舰店里也可以做这个DIY) 



电镀染色其实是就是通过控制电压, 把在自然状态下不容易发生氧化的钛放在电解质溶液里,强行氧化。通过电压和时长来控制氧化膜的厚度从而产生不同的颜色。具体过程如下:

1. 浸泡钛金属:钛被浸入三磷酸钠溶液(trisoidum phosphate bath)中,然后通过电流激活。这一步开始了氧化膜的形成。
2. 电流分解水分子:电流将水分解为氢气和氧气。氧气在这个过程中释放出来,并开始与钛金属发生反应。
3. 氧气与钛金属结合:释放出的氧气强制与钛金属表面结合,形成一层钛氧化膜(titanium oxide layer)。

这层氧化膜的厚度决定了反射光的波长,也就是我们看到的颜色。较薄的氧化膜会增强短波长的光,例如蓝色和紫色。较厚的氧化膜会增强较长波长的光,例如黄色和红色。当氧化膜的厚度增加到某个临界点时,干涉效应会再次变得对所有波长的光都几乎一致,导致我们看到的反射光不再有明显的颜色,所以如果把勺子放在电解质溶液里太久它就又会变回金属银白色了。

左侧是把勺子“吊进”浴池里,右上是after, 右下是before

蓝染

大礼包里的白 T 原来是给我们蓝染用的!现场的员工毕竟也不是专业的,和我们一起手忙脚乱。Workshop 可以选择蓝染,也可以选择用别的颜色的颜料直接浸染。我们一行人都开开心心的扎染了起来。

蓝染步骤:先扎起来,浸湿,浸颜料,风干即得。


简单来说扎染的原理是用橡皮筋或绳子将布料想要留白的部分紧紧绑住,使这些区域受到压力,阻止染料进入纤维。未被捆绑的部分则能够吸收染料,这样被捆绑的区域就会保持原来的颜色,或者呈现较浅的颜色。当染料渗透到没有绑紧的区域时,就会产生了不同深浅和图案的效果,形成了扎染特有的独特花纹。


同伴染出的图案。

方形图案的扎染方法如上图。要现场领悟如何染出自己想要的图案感觉需要非常强的空间理解和数学思维能力...我回家以后好好研习了一下这篇 blog 后感觉来年我可以再战 👻!

我们把大礼包的包也给一起染了


蓝染美丽的颜色是使用发酵过后的植物——蓼蓝(たで藍,Tadeai)的粉末得到的。Emma 和我很多年前在日本路遇一家贵到飞起但是巨美的蓝染成衣店 blue blue japan (官网这里) 当时就对这个颜色不可自拔的爱上了。

蓼蓝
图源:这里

而 sukumo 其实本身其实不溶于水,需要有强碱环境的 “染槽” (就是染缸) 将靛蓝素(Indigo)转换为白靛(leuco indigo)成为可溶性材料。 白靛,顾名思义就是白色靛蓝 。之所以这样叫,是因为它不再是蓝色的。但事实上它其实看起来并不是白色或透明的,而是呈现出半透明的黄绿色。染过的衣服从染缸里刚拿出来就是白靛的颜色。


染槽的表面通常呈现铜蓝色,还可能有气泡。这些气泡中通常含有困住的靛蓝分子,看起来是蓝色的,这被称为“靛花”

图源:这里


我们还找了些植物试图染些纹样上去但是失败了。因为现场没有办法能够夹住它。后来查了才知道有些图案是用蜡染或者夹染的方式才能做出来的。扎染的特色就是几何图形和渐变色,很难去用扎染的方式做出轮廓清晰的图样。


白靛浸染后的衣料要在酸性的水中浸泡一下将碱性中和掉,然后在挂起来晾干的过程中充分氧化,进而还原成蓝靛。

大家刚染完的衣服挂在帐篷上随风飘荡


猛禽讲座与放生

染完了衣服,就到了最喜欢的一个 session! Great Basin Wildlife Rescue 和 Sundance 合作,通过向旅客展示一些已经留下了 human imprint 无法再回归自然的猛禽来宣传鸟类和环境保护的知识。但是除了大可爱猫头鹰的知识以外我啥也没记住...

大角猫头鹰的叫声和其他猫头鹰相比具有显著的特点。它们发出的典型叫声是一种低沉而有节奏的“呼呼呼”的声音,听起来像是三长两短三长的“hoo-hoo-hoo-hoo-hoo-hoo”。通常是五到六个“呼”声,节奏缓慢且充满力量。这种叫声在夜间尤其明显,传得很远,具有强烈的领地宣示作用。大角猫头鹰的叫声常被用作经典的“猫头鹰叫声”代表,尤其在电影或故事中会听到这种声音。

感觉一脸懵逼我是谁我在哪的大角 Owl

P.S
在搜叫声相关的视频的时候看到这条评论就专门去听了一下 Barn Owl 的声音 (请调小音量, 这里)。描述的太精准了哈哈哈。



而电影里常听到的美国白头翁的象征性叫声其实是左一图中 falcon 发出来的。

请移步YouTube 视频听声音对比


整场介绍非常走心,大概学习了 6 种猛禽。 着重介绍了 falcon 和 eagle 的区别及猫头鹰的习性。还有幸见到了秃鹫!活动的尾声,大家集合起来,选了一位幸运观众放生了一只刚刚完全恢复了健康的大角 owl。


不知道它找到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了没有

自由活动

所有和氧化活动相关的 workshop 结束后可以选择自由活动或者和大家一起去爬 3miles 长的 Stewart Falls trail。  风景优美,就是 trail 好像是 resort 自己维护的, 感觉有些不上心。但也更因为如此更有野生探路的感觉。不过喜欢刺激的朋友也推荐利用这个时间去玩 Sundance Resort 的 zip line! 听说是北美最长最高的 3段式高空滑索,还可以自己控制速度。 如过不提前预约的话很难排上队。而且最好是太阳不太晒的时候去玩,一人大约150$ 的样子。


纸飞机大赛

周六是离开的时候了!最后一项激动人心的活动是纸飞机大赛,一等奖是一顶雪峰帐篷!二等奖是一个我们超想要的天幕!

在得知有如此大奖之后本来想躺平的我们全都支棱起来,现场 google 如何叠能飞的最远的纸飞机。可哪成想!公布的比赛规则是比谁飞到离场中心的树干更近!



万万没有想到竟然是我们的同伴最后赢了一等奖哈哈。

同伴事后还在复盘纸飞机折叠原理

尾声


离开的时候有幸得到了雪峰 CEO Noah 的帮助来拆帐篷。 他好年轻, 人也好和善,闲聊中和我们说了 SnowPeak Way 的起源和未来。 可能有小伙伴还不知道,其实雪峰前两年出了些乱子,山井幸雄 (祖父) 于 1958 年创立了这个品牌,山井太(儿子)将其发扬光大,从专攻攀岩工具的方向将雪峰推向了休闲户外品牌的巅峰。2020 年山井梨沙(孙女),新锐服装设计师,以一己之力推出雪峰服装线的荣耀接手成为了社长,却在短短两年后因为和有妇之夫婚外情怀孕后卸任并彻底离开了雪峰。 山井太不得不重新返回社长的职位, 随后在今年年初宣布雪峰将与 Bain Capital(收购了 Toys R Us 的公司)合作进行 Management Buyout, 想从上市公司转型为私有公司。老用户们心中多多少少都担心被这种风评不好只看重盈利的私募股权公司收购后雪峰的未来。 我们也有些八卦的询问梨沙还有没有回归的打算(毕竟她设计的衣服真的都太好看了...)Noah 风轻云淡的就把我们的问题都搪塞掉了,但是很郑重的说,SnowPeak Way 其实一直都不是一个赚钱的活动,它们这次光 utah 这个 site 就亏了几万。但是他们最重视的就是能在这个活动上和听到用户的声音,贴近用户的需求。管理层无论是谁接手,只要这个初衷和传统一直存在,雪峰就应该一直会是大家认识,欣赏的那个品牌。 




回到家以后回想这个活动,真的有被雪峰的各种细节种草 (当然也有拔草一些现场用到不是很喜欢的产品)。很期待看到它以后越来越好(价格别再涨了啊哈哈哈) 

在这个活动上认识了新的朋友 ( 他们竟然9月的时候又飞来了虾图和我们一起去 Deception Pass 野营了, 又是一篇在排队等待输出的 blog!)。 欣赏到了(有钱人)野营的 fancy setup,学习好多化学知识(笑)。明年应该还是会想再去的!


Reference:

关于蓝染:

https://pdf.hanspub.org/ssem20150400000_85394528.pdf

https://yamatoindigo.com/blogs/news/how-to-make-itajime-shibori

https://www.cedardelldesigns.com/blog-posts/choosing-an-indigo-vat

https://www.incolororder.com/2013/07/indigo-dyeing.html

https://www.japan.travel/en/japan-magazine/exploring-the-origins-of-aizome-traditional-indigo-dyeing/

https://www.ayasilk.com/en/workshop/indigo.html

关于梨沙

https://danrenpang.com/?p=2330




Comments

Popular Posts